新能源汽车——这匹黑马要准备“长跑”

发布时间:2015-10-19阅读数:854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到增速放缓的阶段,汽车销量持续四个月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重振汽车市场则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相比于汽车产业的低迷,新能源汽车行业却表现出“逆势上升”的局面。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76234辆,仅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到13801辆,同比增长309%,再创历史新高。可见,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一匹行黑马,正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奔驰,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融入这片红海,准备“长期竞赛”的准备。


9月12日,在201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以“新常态、新希望、新未来”为主题,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如何在汽车产业困境中寻求新的突破,去准备迎接这场“长跑”。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长期竞赛”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猛烈,除了有较好的技术条件外,看准时机起步较早也是重要原因。这与传统汽车行业长期遭受落后追赶的局面不同,从2007年产业化培育开始到2009年正式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行业不足十年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努力缩小行业间差距,力争与国际接轨。


同时,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进工作,我国制定了三个阶段的产业目标,第一阶段,2009年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在此期间,我国推广了27000多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其中包含一部分混合动力汽车;第二阶段,2013年到2015年,这一阶段侧重提升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级,目标销售50万辆新能源汽车。第三阶段,2016年到2020年,目标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想要完成终目标,不仅需要在技术上有更高的提升,还要加大产品推广力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全球汽车产业新一轮的长期竞赛,我们不仅要做好初期的工作,还要为长期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表示。

更多企业有望涌入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高的成绩,市场规模也初具竞争力,但在很多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些差距,想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新的力量注入其中。“我们鼓励更多有能力的企业加入新能源行业。”吴卫强调,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能局限于汽车企业本身,需要不断加入新的企业以及社会上的各方面投入。为此,政府制定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出台公开透明、操作性强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准入条件,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


国家放开了准入条件,有哪些企业或社会投资主体有望投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在吴卫看来,首先是现有汽车企业,他们可以将纯电动乘用车设立独立版块,同时可以对新能源汽车开展新的资本和技术的合作。其次是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他们熟悉汽车制造体系,参与制造新能源汽车可延伸零部件产业链、增加市场影响力、树立更高层的品牌。第三是电池、电机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他们具有核心技术,更需要通过整车的集成来提升实现产品的增加值。第四是汽车研发设计企业,这些企业熟悉产品研发和试制的全过程,对于产品概念特别是新技术概念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第五是一些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本身拥有一些低端纯电动车产品,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导向进行产品升级,所以,他们更有可能参与竞争。后,他还归类出“其他企业”,用“有钱、任性”来概括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这里的‘任性’可以看做是褒义词,因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包容的产业,‘任性’的企业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吴卫说。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上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企业认为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建设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才能保障产品销售。但充电建设方则认为,市场增速不明显,投入过多资金建设配套设施,一段期间内无法收支平衡。“鸡与蛋谁先存在”的争论直至今日都未曾停止。然而,发展新能源汽车两者缺一不可,“经调查,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大瓶颈就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说。


“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正在增速发展,近两年,充电桩也在快速发展,但其增长速度远不及市场增速快。”张进华认为充电桩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制约,首先在重要性和系统认识性存在不足;其次是没有盈利模式;第三,在充电标准上还未做到统一。对此,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应提高充电基础设施建地位;第二,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第三,出台国家层面的财税激励政策,给予充电建设方一定量的补助;第四,实施统一标准认证;第五,培育规模化企业;后,需要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

黑马之路任重而到道远

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在产品技术上,新能源汽车企业致力于产品做到具有更高的续驶里程,同时期望新能源汽车能融入到“互联网+”的浪潮当中。在产品推广上,车企也积极创新商业模式,试水分时租赁借此寻求推广上的突破。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多个城市都已出台政策,要求新建小区要预留一定比例的充电桩。“未来的行业发展必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则主要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并在资金支持方式、组织方式上进一步创新。”吴卫说。另外,国家在“十三五”计划中,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仍作为重点支持方向。目前,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实施方案已通过咨询评议和部际联席会议的批准,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版权所有©河北跃迪新能源科技集团     冀ICP备15003253号-1     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 13013202000188号